文/戴鏡兵
1930年7月,敵人向海陸惠紫增加兵力,其中惠陽、紫金各增一營,海陸豐地區增加一個補充團的兵力。警衛隊、民團看到兵力得到補充,馬上神氣起來,他們狐假虎威,不斷襲擊、騷擾蘇區。
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特委命令紅軍49團回師海陸豐。
紅軍49團剛到陸豐河口(現屬陸河縣),海陸豐敵警衛隊、民團幾百人糾集在一起,準備向紅軍發起攻擊。
彭桂團長接到敵情后,馬上召開了排以上干部會議,制定出“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法。因為彭桂團長對河口的地理位置十分熟悉,他首先指派一路戰士埋伏在敵人必經之路的兩側,待敵經過時進行主動出擊,但是,不能戀戰,邊戰邊退,把敵人引進首先布置好的“口袋陣”,然后,鎖死敵人的各處退路,集全團之力,對來犯之敵給予打擊。
紅軍剛剛布好戰陣,由海陸豐各地拼湊起來的反動武裝,大搖大搖踏入了河口,這些平日里不學無術,又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地方部隊,仗著人多勢眾,只知道欺負老百姓,那里懂什么戰法?更別說戰略戰術了。
當敵人急著向河口鎮挺進時,半路上突然殺出一支紅軍隊伍,敵人慌忙之中連忙組織反擊。紅軍并不多,敵人膽子壯了,他們以為揀到了軟柿子,追著紅軍就打。紅軍邊打邊退,直把一大群敵人引到了河口鎮附近的群山里。
緊跟著紅軍屁股的敵人哪知是計?當敵人全部進入紅軍布好的“口袋”時,彭桂團長一聲令下,敵人的四周同時響起了槍聲。敵人亂作一團,紛紛奪路往山外跑,但是,已經遲了,剛才敵人追擊的那股紅軍,已經把山口封鎖住了。猛烈的排頭炮打得敵人哭爹喊娘,還有些敵人不甘失敗,想撕開口子往外突圍,但是,彭桂團長布好的“口袋”,那里就這么容易被撕裂。一次次沖鋒后,看似不高的山峰,敵人就是拼了吃奶的力氣也沖不上去。
彭桂團長抓住戰機,及時命令司號兵吹響了向敵人反沖鋒的號聲。一時間,紅軍戰士紛紛躍出戰壕,在沖鋒號的伴隨下,向山下的敵人沖去。
早已經失去斗志的敵人,看到似猛虎下山的紅軍戰士,紛紛舉手投降。個別頑抗者被當場擊斃。
戰爭結束了,敵軍幾乎全軍覆滅。該役斃傷敵官兵約百人,繳槍百余枝,僅存幾十人狼狽逃竄,多數成了紅軍49團的俘虜。
從此以后。海陸豐敵警隊和民團,一聽49團的威名,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