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由于胰島β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該類型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5%,多為急性起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治療。患者“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癥狀明顯,常以糖尿病酮癥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起病,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濃度明顯降低,化驗胰島自身免疫標記物抗體陽性。該型糖尿病又分為自身免疫性(包括急性發病和緩慢發病)和特發性兩個亞型。
?
2型糖尿病是因胰島素抵抗或同時伴有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是糖尿病中最多見的類型,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通常慢性起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還與環境因素有關,通常發病年齡較大、體型偏胖及代謝紊亂,無明顯自發性糖尿病酮癥傾向,患病率隨著年齡、肥胖和缺乏體力活動而增加,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風險很高。
無論患有哪個類型的糖尿病,飲食和營養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所有治療的基礎,是整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的預防和控制所不可缺少的措施。有些2型糖尿病病友,如能早期診斷,病情輕微者僅通過飲食和運動即可取得顯著療效。反之,若對飲食和營養治療不予以足夠的重視,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良的飲食結構和習慣還可能導致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等的出現或加重。
1、飲食治療的原則
(1)合理控制總熱量攝入。
(2)平衡膳食,各種營養物質攝入均衡。
(3)稱重飲食,定時定量進餐。
(4)少量多餐,每日3~6餐。
2、飲食治療的目標
(1)為糖尿病病友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均衡營養膳食,改善健康狀況,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2)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血壓、血脂盡可能達到理想水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3)預防和治療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
(4)幫助糖尿病病友盡量達到并維持合理體重。若是體重超重的病友,則體重減少的目標是:體重在3~6個月期間減輕5%~10%;若是消瘦的病友,則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理想體重,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切記:采取飲食和營養治療并不意味著讓患者完全放棄所喜愛的食物,而是按照患者的飲食習慣幫助患者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使患者能夠按照計劃努力執行。
規律的體育運動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對于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體育運動對于糖尿病病友的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減輕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有助于減肥和增進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堅持規律運動12~14年的糖尿病病友死亡率顯著降低。然而,運動也是有風險的,如增加低血糖的發生率,加重糖代謝紊亂等。因此,糖尿病病友需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運動。
1、運動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1)檢查
在運動開始之前,應先由醫護人員對糖尿病病友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檢查,確定可以運動后方可進行運動。
(2)運動適應癥
病情控制穩定的2型糖尿病;體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穩定的1型糖尿病;穩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3)運動的禁忌癥
合并各種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動后加重;嚴重糖尿病腎病;嚴重糖尿病足;嚴重的眼底病變;新近發生的血栓;有明顯酮癥或酮癥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波動明顯。
2、運動的方法
(1)運動方式
可以根據糖尿病病友的年齡、身體情況、愛好和環境條件等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低強度的運動包括:購物、散步、做操、太極拳、氣功等;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高爾夫球和園藝活動等;強度較高的運動包括: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騎車上坡等。
(2)運動頻率和時間
每周至少150分鐘,分5天進行,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同時,還可以每周進行2次肌肉運動,如舉重訓練,訓練時阻力為輕或中度。
(3)運動強度
應是最大運動強度的60%~70%。通常我們用心率來衡量運動強度,最大運動強度的心率(次/分鐘)=200-年齡,那么,糖尿病病友運動時應保持心率(次/分鐘)為(200-年齡)×(60%~70%)。簡易計算法為:運動時保持脈率(次/分鐘)=170-年齡。運動強度還可根據自身感覺來掌握,即周身發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氣喘吁吁,但能說話、不能唱歌。
(4)運動時機
應從吃第一口飯算起,在飯后1小時左右開始運動,因為此時血糖較高,運動時不易發生低血糖。切記:千萬不要空腹做運動。
(5)其他
糖尿病病友選擇的運動時間應相對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做運動,或是在早餐后做運動,以利于血糖控制穩定。此外,切忌運動量忽大忽小,以免造成血糖明顯波動。
3、運動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在運動之前,應該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制定適合糖尿病病友的運動計劃。
(2)應選擇合腳、舒適的運動鞋和襪。在正式運動前應先做低強度熱身運動,將正式運動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開,以免拉傷。
(3)如果是用胰島素治療的病友,那么應該在運動前將胰島素注射在腹部,因為肢體活動可使胰島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強,易發生低血糖。
(4)運動過程中注意心率變化及感覺,如輕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運動強度。若出現乏力、頭暈、心慌、胸悶、憋氣、出虛汗,以及腿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緩解,應及時到附近醫院就診。
(5)運動即將結束時,再做5~10分鐘的恢復整理運動,并逐漸使心率降至運動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運動。
(6)在每次運動結束后應仔細檢查雙腳,若發現紅腫、青紫、水皰、血皰、感染等,應及時請專業人員協助處理。
(7)活動量大或激烈活動時,應該調整食物及藥物,以免發生低血糖。若自己備有血糖儀,最好在運動前和運動后各檢測一次血糖,以掌握運動強度與血糖變化的規律。同時,應該隨身攜帶糖果,以便出現低血糖時能夠及時糾正。
溫馨提醒:運動的總原則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希望糖尿病病友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將有益的體力活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
?
?
服務電話:0660-6959999
24小時急救電話:0660-6889120
?
來源:汕尾泰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