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早早產寶寶守護記
《黃帝內經》有云:“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藥王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一個優秀的醫療團隊就是要做到能夠在疾病未發之前及早發現端倪進行干預,防微杜漸,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我們做到了!

近日,我院新生兒科迎來了一個胎齡僅27+5 周,體重1000g的超早早產兒寶寶(小杭杭)。接產科緊急會診電話后,新生兒科有條不紊地根據超早早產兒救治預案迅速召集復蘇團隊,轉運溫箱、T組合、呼吸機等設施全部就位。寶寶娩出時,呼吸微弱,皮膚呈膠凍樣,吹之欲破、小腿僅成人手指粗細。經薄膜保暖、T組合呼吸支持等細心柔和呵護下安全轉至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歷時醫護人員47個日日夜夜的守護,體重增長至2080g,順利健康出院。
提前2個多月出生的小杭杭救治到底有多難?超早產兒離開母體子宮的保護,面對的不僅僅是外界環境病毒、細菌的侵襲,還因為自身臟器功能,如神經、呼吸、循環、消化、免疫等系統不成熟,接受每一個可能危及生命的挑戰。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超早早產兒存活率不斷提高,但并發癥、殘疾率也逐年上升。如何在提高存活率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或避免早產并發癥,守護寶寶健康成長,才是新生兒科人面對和不斷努力前進的目標。
圖為治療前期的小杭杭
因此,為了守護好這位早到的天使,新生兒科專門成立了救治小組,秉承無創關愛、防范未然的理念,筑起一道道長城,為小杭杭成功擋下一個個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例如轉運溫箱全程保暖,避免寒冷損傷;應用Lisa技術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質、采用溫和的無創通氣模式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避免發生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采用規范吸氧、防治呼吸暫停、減少輸血等綜合措施預防發生視網膜?。环e極創造母乳喂養條件、科學合理地調節其奶量及喂養方式,避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盡快建立全腸內喂養,縮短靜脈營養時間,避開敗血癥、靜脈炎;用溫柔細心的護理方式避免腦血流波動、腦出血等;袋鼠式護理助力寶寶身心健康成長。歷經40多天的守護,寶寶未出現以上并發癥,各項指征監測正常,體重增長理想,順利健康出院!
圖為治療后期的小杭杭
超早早產寶寶的救治,沒有覆碗而愈、立竿見影的驚艷,更多地是溫柔耐心深情的守護和陪伴。1000g小杭杭的成功救治意味著新生兒科超早產兒救治水平日趨成熟和穩定,標志著彭湃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危重癥新生兒救治能力再上了一個新臺階,已達省級先進救治水平。?彭醫新生兒科人也將把握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契機,精益求精,秉承“上醫”理念,用精湛技術和專業的護理去呵護好每一個新生寶寶!

圖為患兒家屬送來的感謝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