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情萬丈譜新篇
晨洲生蠔
承載著情懷與夢想
筑起鄉村振興“青春堤壩”
當蠔田被斜陽照亮
白鷺飛向遠方
黨建引領的巨輪破浪遠航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村子簡介
晨洲村,廣東省汕尾市城區紅草鎮轄村,位于長沙灣南畔,紅草鎮西北部,紅草埔邊西北約8公里處。
晨洲(原名神州)原為孤島,四面環海,聚落沿山麓東北、西南方向呈塊狀分布。晨洲村的經濟以海水養殖為主,兼以淺海捕撈及農業,晨洲蠔以其肥、嫩、鮮、美而飲譽四方。其出產的牡蠣,捕撈的墨吉對蝦(白刺蝦)等海產品遠銷深圳、廣州、香港等地。
曬制“明蠔”(蠔脯)是該村的傳統手工副業。村中生蠔干加工廠合計十多家其中以海生蠔業和晨洲蠔島最為聞名。

生蠔又名牡蠣,是牡蠣科牡蠣屬動物。
生蠔主要分布在溫帶熱帶海域,以殼粘在其他物體上而行固著;以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機碎屑為食。牡蠣作為海產養殖貝類,不僅具有肉味鮮美,而且其肉與殼均可入藥,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外形不規整,且一側殼凸起,而扁生蠔雖然殼面也凹凸不平,但相對于凹生蠔而言則較為扁平。
生蠔可以氽湯,打鹵,燒,軟炸,還可以制成罐頭,亦可加工制成蠔豉或蠣干,蠔油。
東莞理工學院
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
來到汕尾市城區
紅草鎮晨洲村
登上“蠔情號”
走進萬畝蠔田
探索晨洲村的振興之路

行程目錄
跨越時空百年對話,了解“蠔”歷史
黨建引領擘畫藍圖,訪談“蠔”達人
腳踏實地學習調研,探索“蠔”現狀
跨越時空百年對話
了解“蠔”歷史
(圖為黃書記帶領“豐之驕”成員參觀)
調研伊始,“豐之驕”社會實踐隊在晨洲村黨總支委員黃東瑜的帶領下走進蠔文化館,回顧了“中國蠔鄉”的百年發展史。



(左右滑動一起參觀蠔文化館)
在文化館內,黨總支委員黃東瑜借助圖文資料、實物陳展、視頻影像為隊員們講解了晨洲村的“前世今生”,并結合現場陳列工具從生蠔養殖技術、收獲技巧、再加工流程等方面幫助隊員們初步了解生蠔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調研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圖為“豐之驕”參觀蠔文化館)
他在講解中提到,“依山則農,傍海則養”,晨洲村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走上生蠔養殖之路,現如今在“一村一品”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晨洲生蠔再次綻放光彩,帶領村民向著夢想不斷邁進。
黨建引領擘畫新藍圖
訪談“蠔”達人

(圖為“豐之驕”成員采訪黃書記)
隨后,“豐之驕”社會實踐隊采訪了晨洲村黨總支書記黃智明。
采訪中,黃智明書記針對隊員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他強調,抓好服務群眾這一橋梁是晨洲村振興的基礎,黨建引領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法寶。晨洲村為強化黨建引領,設置了“黨員商鋪”、“黨員蠔田”、“黨員志愿崗”,落實“民情地圖”、“一標三實”數據采集,以“黨建+村莊規劃+產業發展+生態觀光+蠔文化推廣”的創新方式蓄力發展高質量農業,帶領晨洲村村民增收創利。
同時,黃智明書記表示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通過“產業+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腳踏實地學習調研
探索“蠔”現狀
在初步了解晨洲村生蠔特色農產品發展現狀后,“豐之驕”社會實踐隊走進村子,對該村“蠔情號”黨群服務中心、萬畝蠔田、觀鷺臺等特色開發區進行實地調研,并在黨總支委員書記黃東瑜的帶領下參觀了晨洲電商服務中心及村校黨建基地,總結出“黨員先鋒模范樹旗幟、校地共建創新謀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牢根基、星級家庭評比促和諧”的晨洲經驗。



(左右滑動查看晨洲環境)
為更好地了解“蠔情”,把握民生一手材料,本期“‘農’情心聲”采訪活動,隊員們下到萬畝蠔田,對正在勞作的蠔民進行采訪。

(圖為“豐之驕”成員采訪當地蠔民)
通過采訪得知,晨洲村積極推動“蠔人善事”積分管理平臺建設,讓平常百姓也能有序參與社會管理,表達建設美麗鄉村的看法,同時晨洲村也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村民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



(左右滑動參與撬蠔體驗)
此外,熱心的蠔民為隊員們介紹了生蠔養殖方法、注意事項以及銷售模式和途徑等。在蠔民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記錄了生蠔捕撈的過程,并積極下蠔田近距離實地感受撬蠔工作。在萬畝蠔田的一次次實踐中,隊員們用自身行動書寫青春故事,用辛勤汗水澆灌青春之花。
?通過各年齡層、各職業的晨洲村村民參與到線上與線下問卷調查中,我們得出具有普遍性與代表性的調研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晨洲村發展共有三大優點:
1.生蠔種植技術成熟;
2.生蠔產業鏈不斷構建;
3.多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依據調研結果,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為發展晨洲村生蠔產業并助力鄉村農產品的持續發展,我們提出可行性建議如下:
1.黨建引領,激活“雙創”;
2.產銷相接,融通搭鏈;
3.科技賦能,提質增產。
(走進“中國蠔鄉”,探索幸福“蠔”生活)
腳步丈量鄉村野徑,志愿揮灑青春汗水,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深入基層了解農村,在實踐中經風雨、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通過本次晨洲村調研學習,隊員們對當地“三生同步、三產融合、三位一體”的發展原則有了深入了解,并通過調查研究為晨洲蠔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提供智力支持,展現了莞工學子知行合一的青春形象。
【-end-】
文字 | 邱耀城?張可泳 陳煒浩?
編輯 |?陳煒浩 陳綠琪 鄭俊澤
圖像 |?羅瑩瑩?徐啟明 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
初審 |?陳綠琪
復審|陳煒浩
終審|鄧毅青 劉田
注:感謝東莞市浩如海市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