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蓮花山麓密栗香
溫厝清茶
絲絲愜意深藏一份永恒夢想
堅守初心扇動青春翅膀
寄托共同的愿望
青年許下誓言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溫厝村風貌
俯瞰溫厝
層巒疊翠
云霧繚繞
村莊瓦舍
美不勝收
漫步溫厝茶園
樹木蔥蘢
青翠如茵
生機盎然
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溫厝村簡介
溫厝村特色農產品:蓮花山茶

?
今天東莞理工學院
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
來到了溫厝村
感悟溫厝茶葉發展歷程
探索溫厝茶葉發展路徑

行程目錄
走進茶園,榜樣引領“強思想”
茶農心聲,情系群眾“聚民意”
躬行采茶,實踐助農“勇擔當”
以茶為媒,交流訪談“繪藍圖”
???
一、走進茶園,榜樣引領“強思想”
(左右滑動帶你走進茶園)
芳華詩灼,砥礪深耕。在蓮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天佑的帶領下,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走進蓮豐茶園,學習茶樹的科學化種植管理方法。參觀過程中,主理人溫曉燕就茶園運營模式、茶葉種植、采摘技巧、茶樹種類及制茶工藝等情況向隊員們進行詳細介紹。


(主理人溫曉燕為“豐之驕”講解茶葉相關知識)
隨后,隊員們前往蓮豐茶園內的制茶車間,了解蓮豐茶葉機械化制作流程,并圍繞制茶技法發展歷程展開調研學習,切身感受一片葉子從“茶園”到“茶杯”這一千錘百煉的歷程,搜集了溫厝村茶產業發展的相關素材。

參觀制茶車間

根在沃土,心向青山,返鄉創業青年用“畫筆”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溫曉燕女士作為當地首批返鄉創業青年,始終秉持著回饋家鄉、建設家鄉的初心。據采訪得知,她于2016年選擇回鄉創業,幾年間見證著蓮花村從荒僻貧窮到美麗富饒的蝶變。一路走來,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風的淳樸熱情給予了她扎根農村的動力,使其立志在千畝茶園中成就精彩人生。

(“豐之驕”與溫曉燕女士合影留念)
???
二、茶農心聲,情系群眾“聚民意”
心系民生冷暖,情牽萬家燈火?!柏S之驕”社會實踐隊講“接地氣”的百姓故事,說“冒熱氣”的土味方言,在與村民深入交流中發展經驗,為制定對策建議提供第一手資料。

(圖為“豐之驕”與溫厝村村民交流)
在旅客服務中心門口,兩名當地居民主動接受采訪,向隊員們傾述心聲。他們表示,當地政府積極打造現代化茶葉產業園,茶農們不僅能通過種植茶樹獲得收入,也可以在園內務工務商獲取更多收益,生活水平穩定提升。
???
三、躬行采茶,實踐助農“勇擔當”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為實地了解茶葉的生長環境和生長習性、聚焦搶抓農時現實需求,“豐之驕”社會實踐隊前往溫厝村茶葉種植基地協助采摘茶葉,并對當地茶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學習。

(圖為溫厝村茶農示范茶葉采摘)


(圖為“豐之驕”隊員體驗茶葉采摘)
“采摘動作要輕,手指向上提。”茶農邊講解邊演示,隊員們在教學中認真學習采摘茶葉的標準手法,謹記“一芽二葉”的要領口訣,分小組在茶園里進行采摘、挑選、裝簍工作,一雙雙靈巧的手在茶樹間上下翻飛,一捧捧嫩綠的芽在籃子里愈堆愈高。經數小時的勞作,本次茶葉采摘任務圓滿完成,隊員們動手實踐,通過實地動手,感悟茶的生產過程。
???
四、以茶為媒,交流訪談“繪藍圖”
眾智所為,則無不成。在完成采摘工作后,蓮豐茶業主理人溫曉燕邀請蓮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天佑及“豐之驕”社會實踐隊于蓮豐茶苑進行交流學習,以茶為媒共同探討溫厝村的茶產業未來發展路徑。

(圖為溫曉燕女士為大家講解茶道)
交流會上,溫曉燕女士圍繞發展“蓮豐茶葉”品牌、全面推進質量興茶、品牌強茶等方面提出展望。她表示,蓮豐茶業會堅持遵循“原生態管理+科技創新”的思路,在茶葉的質量提升、市場營銷、茶旅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優做強茶產業,以茶賦能助力溫厝村振興。
(圖為第一書記與實踐隊成員進行實踐學習訪談)
此外,蓮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天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共同締造美好家園”為題進行發言。他指出,溫厝村近年來以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契機,厚植黨建紅色沃土,堅持以“黨建+鄉村治理”、“黨建+示范帶建設”的方法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同學們要以此次交流學習為契機,查漏補缺,繼續探索鄉村振興新思路,為建設現代化美麗鄉村注入新動能。
調研結果
視頻回顧
(氤氳茶香沁民心,以“茶”為橋促振興)
心得分享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寫在最后:
“且將新火試新茶,躬行鄉野趁年華。”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行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以理論所學為引厚植信仰,以群眾心聲為懷踐行初心,堅持邊調研邊學習的方法探索溫厝村“強黨建、抓產業、美鄉村”發展路徑,助力“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美好愿望不斷變為現實。?
【-end-】
文字 | 邱耀城 張可泳
編輯 | 陳韻伊 鄭俊澤 陳煒浩
圖像 | 羅瑩瑩 徐啟明 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社會實踐隊
初審 | 陳韻伊
復審 | 陳煒浩
終審 | 鄧毅青 劉田
注:感謝東莞市浩如海市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