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灣實驗室第一屆產業科技大會暨第二屆理事會會議召開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 全力鍛造南海科技“架海金梁”3月22日,紅海灣實驗室第一屆產業科技大會暨第二屆理事會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市委副書記、市長、紅海灣實驗室第二屆理事會聯合理事長鄭海濤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進萍、丁德文以及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程亮分別作專題技術報告。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廣核集團的支持下,汕尾市抓住機遇,緊密結合海上風電、海洋牧場和海洋資源等優勢,推動紅海灣實驗室在引領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攻克關鍵技術、打造人才高地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實驗室要以此次會議為新起點,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高端承載力、創新支撐力和要素集聚力,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為汕尾加快建設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創建廣東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貢獻更多力量。◆要全面提升實驗室的載體功能。堅持立足汕尾、服務海洋、面向產業,高質量推進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積極承擔重大科研攻關,加快產出標志性引領性創新成果。◆要深入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進一步放大紅海灣實驗室海洋能源技術科研載體作用,統籌構建“實驗室+產業園”產學研用融通發展新模式,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要持續優化實驗室的運營機制。充分發揮好理事會、學術專家智囊智庫、理事單位職責作用,全方位激發創新活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實驗室經濟新模式。
會議審定紅海灣實驗室第二屆理事會、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室管理團隊人選名單、《紅海灣實驗室治理授權規定(修訂)》、紅海灣實驗室注冊名稱及組織機構;并舉行科研平臺建設攻堅、科研創新聯合體、重點科研項目集中簽約和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本次大會簽約9項重點科研課題,涉及海洋工程技術、水下智能裝備、高端船舶裝備、海上氫能應用、風漁融合發展等前沿技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