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汕尾海警局聯合汕尾市打私辦在汕尾、江門兩地對一批總量約700噸,案值超5000萬元的走私凍品,開展無害化集中處置。
凍品過磅。
冷凍了多年的走私凍肉經過解凍、粉碎,再送入專用設備中進行高溫處理,便可以轉化成肥料與生物柴油,產生再利用價值。這是汕尾海警局就前期所查獲的走私凍品所采取的無害化處置方式。
此次凍品處置行動為期1個月,針對汕尾海警局、汕尾市打私辦2022年以來查獲的走私凍品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涉走私凍品主要包括凍牛肉、凍豬肉、凍雞翅、雞爪等常見的肉類制品。該批走私凍品在查獲時未經過國家檢驗檢疫程序,且大部分為外文字樣包裝,來源難以追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對出庫凍品進行清點確認。
汕尾海警局執法員李信介紹:“一般的走私凍品都屬于國家明令禁止進口的,未經相關部門檢驗檢疫,可能攜帶各類有害的病菌,具有高度的現實危害性,一旦流入市場,存在極大的疫病傳播風險。”
對凍品運輸車輛進行貼封。
此次集中處置涉走私凍品,由汕尾海警局與汕尾市打私辦聯合,采取無害化銷毀方式進行處置。凍品出庫、清點、裝車、過磅、運輸等環節全程由執法人員錄音錄像,確保走私凍品去向明晰,全程可追溯。
無害化處置現場。
下一步,汕尾海警局將積極開展“粵海亮劍2024”打擊海上走私專項執法行動,對海上走私違法犯罪開展全方位、全鏈條嚴厲打擊,全力維護海域秩序平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