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灣經濟開發區遮浪街道海邊路成為“網紅打卡地”。陳保良?攝
近日,2024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在廣州舉行,大會分享了3個關于粵東西北產業發展的小故事,其中就有汕尾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的故事,該園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承接產業轉移項目21個,總投資22億元,同比增長21.2%,汕尾市也獲評成為全國15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
????鮮活的故事充分表明,汕尾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投資興業的選擇。當前,汕尾正聚焦“做實做強西承東聯橋頭堡?全力打造東海岸重要支點”戰略定位,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后發趕超,更高水平推進“百千萬工程”,全力開創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局面。
????走進園區內的陸河中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正繁忙運轉,一端運入的是廢棄材料,另一端則不斷輸出無氧銅桿、磷銅球金屬等新材料產品。作為搶占節能環保產業新賽道的示范企業,該公司緊盯金屬回收提升廢棄物資源利用效率,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運用,不斷塑造市場競爭新優勢,已建設完成一期項目,正計劃啟動二三期建設,預計三期建成后年產值將突破30億元。
????針對企業現階段需求,當地稅務部門重點就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進行宣傳輔導,清單式列明企業所需備案的材料,并向企業送上稅收優惠政策“大禮包”。
????“去年試生產之時稅務部門就主動帶領業務團隊上門輔導。之所以會把企業總部遷至陸河,與當地政府提供的優質營商環境密不可分。”陸河中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群說。
????“過去公司在深圳只做產品設計和銷售代理,如今在汕尾有了自己的工廠。”站在深圳光明區—汕尾城區共建產業合作園區的廠房里,廣東樸塑科技公司總經理劉文樸顯得干勁十足。該公司目前的年銷售額達1.3億元,正準備擴大生產規模。
????同樣位于該園區的葆豐醫療器械公司也是一家來自深圳的企業,五層樓的廠房里全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公司副總經理施程峰告訴筆者,企業在汕尾發展態勢良好,產值每年增長30%左右,并成功獲評高新技術企業。
????隨著深圳市—汕尾市產業轉移合作園掛牌運作,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被汕尾“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和“對標深圳”的優質營商環境所吸引。在2023年度廣東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工作考核中,深圳—汕尾結對幫扶協作綜合評價為“優秀”。
????承接產業轉移,關鍵要看接不接得住,當地的政策環境、特色產業、市場需求、要素保障都是重要因素。近年來,汕尾著力構建1個省級重點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1個與深圳共建市級產業園區、3個特色產業轉移合作園區的“1+1+3”產業承接平臺體系,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開展招商引資,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在2023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中躋身粵東西北前3名。
????“以前知道的人不多,進來還需要鉆鐵絲網,沒想到‘變廢為寶’后這么受歡迎!”家住紅海灣經濟開發區遮浪街道的陳女士帶著外地朋友前來“古堡咖啡”景點打卡,享受一邊喝咖啡一邊賞海景的愜意時光。
????去年,這座原本廢棄已久的潮汐發電站經過一系列升級改造,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地,憑借絕佳的觀海位置、充滿滄桑感的建筑風格和備受年輕人追捧的“咖啡社交”迅速火出圈。
????“好山好水好無聊不是鄉村振興,人氣旺才是鄉村振興。”“古堡咖啡”主理人劉德江說。作為汕尾市首批農村職業經理人,他正在施公寮村打造集咖啡、民宿、沖浪運動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項目。
????距離“古堡咖啡”景點不遠處的海邊路也成為受追捧的網紅打卡地,聚集了“落日沖浪”“浮日隱地”“喜嶼”等多家風格各異、時尚潮流的網紅咖啡店。今年一季度,海邊路實現營業額650萬元,較去年同期翻一番,有力帶動周邊返鄉青年和村民創業就業。
????在海邊路,一幅名為“夢境鯨山”的畫作讓建筑外立面煥然一新。這是“浪漫紅海灣”項目其中一個點位,該項目由中鐵公司助力建設,通過打造具有浪漫主義都市風格的大IP標志性地塊,重塑鄉村價值,為汕尾“百千萬工程”添力賦能。
????房前屋后的各式綠植、連綿不絕的青翠群山,綠意盎然的汕尾生機勃勃。
????自綠美汕尾生態建設開展以來,汕尾多點發力,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全面推行林長制、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繡花”功夫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本底,助推綠美生態建設“施工圖”一步步轉化為“實景畫”。
????在海豐縣聯安鎮,行走在濱河公園,原本的進村路、街道、空隙地都披上了“綠裝”。
????作為汕尾的紅色革命老區鎮,聯安鎮紅色底蘊豐厚,有省定紅色村坡平村等紅色景點及21處革命遺址,紅色旅游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聯安鎮擁有重要的濕地保護區——東關聯安圍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鷺鳥等多種水鳥在此棲息。
????東關聯安圍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面積4502公頃,是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沼澤化草甸和紅樹林等沼澤濕地。
??? 2022年以前,聯安鎮因距離縣城較近、城鄉風貌較差、產業單一、缺少就業崗位等原因,人口外流現象突出,很多村變成“空心村”。
????近年來,當地依托紅色文化和綠美生態資源,把握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百千萬工程”等發展機遇,利用深圳對口幫扶協作和央企國企助力等有利契機,推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產業呈現多元發展態勢,推動外出人口回歸、外地游客增多、藝術人才聚集。
????依托優質的綠美生態資源,聯安鎮打造的“鷺影禾香”鄉村振興示范點全長約10公里的生態綠道,途經友愛村、優沖村、霞埔村以及渡頭社區,把大液河、濕地、田園等自然風光串連。
????同時,該鎮以“匠心”植綠,對主干道原有綠化進行修剪、對花草樹苗缺失的線段進行補栽補種,不斷完善交通要道生態景觀林帶綠化建設。今年以來,聯安鎮共種植喬木10674棵,灌木11957株,超額完成原定目標。
????擴綠添綠方面,聯安鎮利用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見縫插綠,打造石角頭村、石塘村、田心村村口公園3個和渡頭社區口袋公園1個,建設村級村莊綠美公園13個,創建“美麗庭院”27戶。
????當地還通過開展鄉賢懇談會、入戶走訪、“我為家鄉種棵樹”認捐認種等活動引導廣大鄉賢發揮界寬面廣、資源豐富的優勢,凝聚鄉賢力量共同助力綠美建設。據統計,目前該鎮收到各方捐贈共計121.8萬元,有效解決了“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聯安鎮是汕尾推進綠美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汕尾“抬頭見綠”的景象隨處可見。數據顯示,今年汕尾共植樹172.5萬株。
????與此同時,汕尾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去年11月,汕尾市陸河縣7個鎮37個村林業碳普惠項目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成功出售,總計創造了超700萬元的經濟收入,這標志著來自陸河縣的一片片山林完成生態價值的交易變現。這是廣東省內首次以縣為單位組團參與的林業碳普惠交易項目,涉及村莊數量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大規模。
????目前,汕尾已創建陸河“中國生態養生之鄉”、海豐“中國氣候宜居城”、海豐蓮花山“嶺南四季養生福地”、陸豐“嶺南濱海生態城”等特色生態品牌,不斷將生態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以綠色優勢厚植發展勝勢。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