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我市與中國廣核集團合作的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綜合實驗平臺在江門市新會區整體建造提前完工,該平臺網箱將正式啟運到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海域進行安裝及聯合調試作業。
“伏羲一號”平臺在江門市廣州打撈局新會基地建造完工。
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綜合實驗平臺針對中國南海無掩護海域風急浪高、臺風頻發的惡劣海況環境,創新應用了抗臺風、防撞擊、強防腐的巨型海洋牧場養殖網箱結構設計建造新技術建造,平臺養殖水體達到6.3萬立方米,可直面最高17級臺風;配置應用一批現代化海洋牧場智能裝備,包括綠電供能、上料投喂、網衣清洗、環境監控、活魚駁運等五大智能化系統,后續還規劃在平臺上安裝海上綠電制加氫、海上風電先進運維等科研驗證設備,打造新一代科技型風漁融合綜合實驗平臺。同時,“伏羲一號”平臺重點關注海洋環境可持續發展,設計應用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保證生物代謝產物的多層利用;引進人工生態漁礁及珊瑚苗圃,增益牧場區域內生態環境,改善當地物種豐富度及種群數量;引進底播增殖技術,消耗殘餌及糞便,增加深水網箱內外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改善海洋生命鏈。
據悉,“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綜合實驗平臺還是我國南海開闊海域首個抗臺風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科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