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汕尾供排水業務一體化協同發展,實現城鄉供水同質同標,市政府啟動市區供水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整合我市水務資源,對汕尾市供水總公司和汕尾水務有限公司持有的赤沙水廠的水務資產以及市區市政管網資產進行合資合作,于2023年1月19日完成汕尾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工商變更。

圖
汕尾粵海水務黨建活動。
汕尾粵海水務有限公司自供水改革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決了機構繁冗、水廠設備老化落后、管網管理失控、漏損嚴重等供水問題,進一步優化市區供水格局,自覺扛起國企擔當,堅持“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核心理念,蓄勢賦能,逐步實現水務智慧化管理,打出系列便民“組合拳”,提升水質穩定水壓,護航營商環境,實現“線上+線下”服務雙升級,為汕尾做實做強西承東聯橋頭堡、全力打造東海岸重要支點注入“粵海”力量。
??
汕尾粵海水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從嚴從實固牢國有企業“根”和“魂”,探索搭建黨業融合“四梁八柱”框架,持續做好“黨建+”文章,扎實抓好強管理、穩生產、抓工程、提效益各項工作。

圖
汕尾粵海水務有限公司辦公大樓面貌煥然一新。
汕尾粵海水務黨支部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深化黨建品牌創建,探索黨建引領發展,進一步激發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點帶面,融入粵海水務文化。自接管市城區自來水項目以來,汕尾粵海水務通過黨建引領賦能,在探漏控漏、安全生產、優化人效等企業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推動實現汕尾城區原水、供水和污水形成協同效應,實現上中下水一體化協同管理。
攻堅克難,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23年,汕尾粵海水務迎來“啟航”之年,接管汕尾市供水總公司后遇到了棘手的機構繁冗、控編減編難題。面對艱巨復雜的人事改革任務,汕尾粵海水務從“控、調、改”三大環節入手,將“降本”理念作為主線貫穿其中,不斷挖掘“增效”潛能,打破原供水總公司沿用幾十年的正式工、合同工、臨時工的用工形式,建立內部人才競爭機制,通過全員競爭上崗方式選優配強各層級崗位人員,形成“全員競爭,差額上崗”機制。2023年底,超額完成年度控編減編目標,完成比例為356%,對原有21個部門整合成10個,人效較2022年同期提升17.3%。
此外,通過全面引進粵海集團現代管理體系,導入粵海水務企業文化,全線升級優化辦公環境,加強“綠美機關”創建,汕尾粵海水務面貌煥然一新。公司治理上嚴抓合規管理提升效能,規范招采項目流程,全面加強信息化建設,上線智慧法務、陽光采購、財務共享等7個系統,出臺人事、法務、安全、生產等170余項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展示以“安全、求實、創新、高效”為核心理念的企業文化。
安全供水,供安全水。2023年上半年,汕尾粵海水務注入增資款1.3億元,用于償還原供水總公司政府欠款,助力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同時償還歷史高息借款,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同年投資約2500萬元實施廠站生產技改、管網改造、安全整改、管理提升等項目33個,其中通過投資加藥系統改造項目,有效降低了新地水廠藥耗量,采用次氯酸鈉作為消毒藥劑替換液氯消毒,改人工投藥為系統自動精準投加,提升藥劑使用安全性,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汕尾粵海水務持續攻堅克難,通過投資改善供水保障水平,聚焦廠站自控及中控系統改造,實現泵站“無人值守”、水廠“少人值守”及水務智慧化管理,持續提升供水可靠性,逐步實現自動化生產調度,著力打造“中國水安全專家”品牌形象,為汕尾市民謀福祉。

圖
水廠開放日活動——走進汕尾粵海水務赤沙水廠。
為了讓供水安全更加可觀可感,汕尾粵海水務多層次、多方位開展“水廠開放日”、節水宣傳等活動。今年,組織市民參加“一滴水的奇妙旅程”主題活動,邀請政府部門、縣(市、區)供水行業部門參加“供水業務交流”水廠開放日活動,以最直觀的形式打開水廠大門,向公眾展示汕尾粵海水務在廠容廠貌、廠站技改、安全管理、硬件升級、自動化提升等方面的成果,同時開展“中國水周”節水宣傳、“5·20世界計量日可持續發展”宣傳和大客戶回訪等活動,引領社會形成“惜水、節水、護水”良好風尚,助力綠美生態建設。
水潤千里,粵海同行。2023年前,市城區西部片區部分區域存在水壓偏低的情況,因新地、赤沙兩大主力水廠均位于市城區東部。為有效保障市區居民及企業用水需求,2023年2月,汕尾粵海水務完成赤沙水廠DN1400管網與新地水廠DN1000市政供水主管并網工作,進一步加強生產調度管理。2023年5月,連通工業大道配套管網,赤沙水廠產能、城區管網壓力得到充分釋放,新地水廠超量取水問題得到解決,西部片區水壓偏低的情況得到緩解,城區供水產能規模達24.5萬噸/日,出廠水和管網水的水質合格率均為100%,進一步優化市區供水格局。
市城區文明路、新地粵海水務營業廳舊貌換新顏,廳內整潔敞亮、便民設施嶄新齊備、等候區域舒適溫馨,“粵海藍”品牌標識醒目清爽,“辦事指南”“自來水價格表”信息清晰透明,業務窗口一改以往冰冷的玻璃隔斷;“線上辦”服務渠道暢通,952525服務熱線24小時在線,用戶僅需動動手指,通過微信公眾號,“零跑腿”就能辦理水費查繳、用水報裝等業務。經過汕尾粵海水務打出系列便民“組合拳”,水質提升水壓穩定是民眾最喜聞樂見的變化,據市民滿意度調查問卷顯示,汕尾粵海水務服務獲得好評。

圖
大年三十營業廳微笑服務“不打烊”。
惠一方百姓,謀一方發展,興一方產業。當供水出現問題,探漏人迅速行動,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手持探漏棒,彎腰曲背側耳傾聽供水管道流水聲,細心尋找暗漏點。當出現漏點和爆管,搶修隊員們總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搶修。抄表期來臨,抄表員們無畏嚴寒酷暑,穿梭于街頭巷尾,奔走在民居、商戶之間,確保水表讀數準確無誤、如實抄回。汕尾粵海水務每一位基層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全年連續奮戰,作為城市供水系統默默無聞的守護者,用專業和執著守護著千家萬戶的用水安全。
自去年以來,控漏工作小組共檢出并修復漏點3988處,查處違章用水364宗,更換超期水表13000只,多措并舉提升群眾愛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意識。截至今年二季度,市城區自來水漏損率從42%降至20%左右。漏損率降低使原水取水量減少,2023年原水取水量同比減少1000萬噸,相當于節約兩個赤嶺水庫庫容水量,預計2024年取水量可進一步減少,未來將持續推進節水和減少水資源浪費工作。

圖
突擊搶修保供水,連夜奮戰為群眾。
為加強城鎮用水管理,汕尾粵海水務投入大量資金對香洲街道后徑社區管網及戶表進行改造,該社區所有用水戶移交汕尾粵海水務直接抄表到戶管理,實現市區同城同供、同城同價。此外,嚴格按照《汕尾市市區供水設施檢查驗收整改工作實施方案》完成建鑫·集賢雅苑供水設施驗收,實現首個在建小區供水抄表到戶,標志著市區戶表改造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風起帆勁,奮楫爭先。面向未來,汕尾粵海水務將繼續踐行“水潤千里、服務為民”的國企擔當,全心全意為老區人民提供專業精益、細致周到的優質供水服務保障……以實干實績為汕尾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粵海”力量。
新地水廠環境提升前





新地水廠環境提升后

新地水廠加藥系統改造前





新地水廠加藥系統改造后

新地水廠送水泵組改造前




新地水廠送水泵組改造后

新地水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前





新地水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