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基本情況

湖東村距紅海灣經濟開發區東洲街道約3公里,總面積約11.29平方公里,擁有約8公里的海岸線及4300畝淺海灘涂。村域以農田、林地、草地為主,地勢整體平坦,其中耕地86.76 公頃,園地15.69 公頃,林地491.15 公頃。下轄8個自然村,戶籍總人口5954人,常住人口1184人。鄉村產業以淺海漁業和魚蝦蟹養殖業為主,兼營農業種植水稻、玉米、番薯、花生等。村內有明唐公墓、牛母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同時,保留有湖東村赤衛隊活動遺址,位于湖東村井頭巷劉家聚家中,為兩間平房瓦屋,建于1901年,該址在劉家聚被捕時受嚴重燒毀,后曾有小修。


工作進展

一是面上整治、點上提升,擦亮和美鄉村“底色”。按時序超額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全面排查清理違規“三線”、老危舊房屋、生活建筑垃圾、溝渠雜草漂浮物等,累計清運積存垃圾120噸,拆除老、違、舊房屋7間。科學繪制“綠美地圖”,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推進“五邊四旁”“見縫插綠”,在主干道、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種植喬木6871株、種植灌木510株、竹子超10000株,打造“黨建林”“青年林”主題林各1片。廣泛發動社會力量認捐認種,籌集資金約27.5萬元。依托“山海漁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和“四好農村路”等項目以及建筑業企業幫扶契機,全面提升農村路網。借助專項資金,升級湖東東、西渠水利設施,織密農村污水管網,同步強化養殖場污水排放監測,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上“藍綠底色”。

二是內挖潛力、外引活力,打造鄉村產業“特色”。深入推進清產核資,深挖重點項目周邊每一寸可建設用地,復核海水養殖場每一紙不合理合同,清理出約120畝合同外養殖場面積,直接增收約6萬元,切實讓“沉睡”資產變為增收“活水”。全面優化養殖產業,充分利用湖東村豐富的海洋資源,積極對接海大種苗、海南甘魚等優質海產品及配套先進養殖技術和工廠化養殖模式,因地制宜布局海產品加工、倉儲冷鏈、海鮮餐飲、休閑漁業等功能組團,打造現代海洋漁業產業園。謀劃發展濱海旅游,持續跟進和潤旅游度假區、歡樂海岸等超億元項目,爭取資金到位上馬建設,配套高端酒店民宿、現代房車基地、海洋游樂項目等設施,解鎖濱海旅游“新密碼”。

三是強化黨建、深化引領,彰顯紅色領航“亮色”。強化政治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等規定動作,落細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自選動作,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堅持每季度聽取“理事會”、村民小組匯報,及時掌握黨情、村情、民情,鞏固農村黨組織核心領導地位。鍛造湖東鐵軍,依托村級黨校前沿陣地,支部書記帶頭學、專題培訓深入學,將理論學習融入組織生活、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青年活動,進一步為農村干部充能補鈣。聚合網格力量,將政策宣傳、信息收集、矛盾調處、法治管理、服務保障等融入網格單元,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結”,進一步加強服務保障和社會面管控,解決群眾訴求和村級管理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來源: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