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色彩濃郁、畫面生動的彩繪點綴著房前屋后,扮靚整個社區;居民相約在村頭公園里或健身或聊家常;道路兩旁郁郁蔥蔥,路面干凈整潔……漫步在華僑管理區僑興街道第八社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和美景象。
近年來,僑興街道第八社區立足自身優勢,創新發展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變“短板”為高質量發展“潛力板”,切實把“百千萬工程”的“施工圖”變成可觀可感的美麗“實景畫”,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富民興村之路。2023年,該社區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第八社區栩栩如生的彩繪墻。
改善人居環境
展現美麗鄉村風貌
第八社區通過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綠美生態建設等措施,讓鄉村風貌更靚。
該社區大力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全面繪好綠美地圖,并在全轄區范圍開展綠化美化和植綠補綠建設工程。截至目前,該社區已在前海路種植大紅花、三角梅等灌木1230株;在僑安里污水處理設施空地、濱水公園等種植樟樹、紅繼木、三角梅、茶花等313株……讓綠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社區添綠增彩。
該社區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僑南路、后湖路、前海大道等一批主干道先后貫通,社區干道、巷道已全面實現水泥和瀝青硬底化,完成自來水管網升級改造和道路“白改黑”10公里,實現社區保潔、村道硬底化、自來水管網“三個全覆蓋”;推進社區環境整治和風貌提升,完成了130套房屋外立面提升,清理了垃圾、雜物,整治“三線”亂搭亂接,并建成污水處理終端、公廁、垃圾收集點14處,有效打造干凈整潔新環境。同時,該社區還對拱房居民點、沿街商鋪等建筑外墻進行藝術化裝飾,把傳統文化、僑歷史文化、水果文化和美食文化聚集地打造成“網紅店”打卡點,吸引了餐飲、文創等服務業入駐,打造獨屬于僑區的品牌。
發展特色產業
創建品牌促增收
第八社區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創新思路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推動鄉村旺起來、村民富起來。
產業興旺是村民腰包鼓起來的關鍵。該社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水果、花卉等特色種植業發展,其中,前海苗圃基地已擴建至50畝,成為深圳前海時花主要供應商,年產值預計達2000萬元;引進優質農作物品種和先進管理技術,推動廣東省名優農產品“紅楊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奎池油柑”、蓮霧、“仙進奉”和“冰荔”荔枝等特色農業品牌創建,著力提升農產品影響力,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該社區依托籌集幫扶資金參股的“前海綜合市場”項目,通過“保底收益 +按股分紅”的模式為社區提供持續穩定的保障資金和就業崗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有效實現了農民增收;積極推進不規范合同清理清查,通過果園承包款征收、清產核資等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強化基層治理
提升為民服務效能
第八社區堅持以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落腳點,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守護社區平安穩定。
該社區以“民情地圖”為依托,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轄區40個治安監控攝像頭為基點,充分發揮社區網格的“第一道防線”作用,構建“黨建引領+民情地圖+社區‘天眼’+網格巡查”的基層治理多元模式,全面做好矛盾糾紛化解、重點人員管控、特殊人群關愛、重點區域管控、打擊違法犯罪等工作,實現風險隱患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及時反饋的穩定局面;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駐村輔警、駐村干部、法律顧問、網格員、社區黨員及志愿者等力量融入社區治理服務圈,構建“黨建引領、多網融合、一網共治”的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格局。
同時,該社區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約六會”“道德紅黑榜”等工作機制,全面破除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去年,該社區文明實踐站被評定為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
此外,該社區還深入開展“入戶聯心”活動,常態化詢問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急需解決問題、反映訴求建議等情況,同時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地做好最新的政策、法規解讀;精心設計并制作了聯心卡和聯心袋,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聯系聯戶人員前來解決問題,用真情問民需、用行動解民憂、用實事暖民心。
來源:汕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