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尾市文化中心項目(公共文化項目)已完成博物館二層結構梁板施工準備,目前處于澆筑博物館二層首塊梁板混凝土的施工階段。由于項目建筑的設計外觀酷似貝殼,因此也被稱為“珍珠貝”。
據了解,汕尾市文化中心項目位于城區東涌鎮迎賓大道與紅海灣大道交會處,項目包含三館一中心,即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為47973平方米,建筑高度為23.5米,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包含觀演廳、排練廳、報告廳、各類展廳、各類培訓室等,是集群眾文化交流、學習交流、歷史展示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城市文化、歷史展示中心。
項目建筑設計靈感取自汕尾當地特色——珍珠貝,整體外形高低錯落,流線型的設計也恰似海浪的形態,這是承載著汕尾海洋特色文化的地標建筑。
據項目團隊介紹,博物館由三大主要功能分區組成,包括陳列展覽區、藏品庫房區和學術及業務管理區。文化館以排演廳為主要功能,將打造演藝活動用房及相關展示配套,包括藝術展廊、大型排練廳、游藝康樂室、文化教室、書法教室、美術教室、閱覽室等。
科技館與青少年活動中心兩館合設并在垂直方向分隔,科技館包括展覽教育用房、業務研究用房和管理后勤用房三大功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包括素質教育培訓、創新實踐體驗、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
好的外觀設計的實現離不開高超的施工工藝。該項目采用多種極具特色的設計做法,如超重裝配式預制柱結構、異形梁柱混凝土結構、單曲異形清水混凝土斜墻、外立面超長GRC幕墻系統等,讓整體的建筑外觀富有高級感和層次感。針對此類特殊設計做法,中建科工項目建設團隊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加強工序精細化管理,保障施工質量,努力實現設計外觀效果。
項目建成后將補齊汕尾市公共文化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供給能力、滿足群眾精神需求,成為充分體現汕尾獨特城市風貌和深厚人文底蘊的“城市文化客廳”,對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