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開始!”一聲令下,蠔民拿起蠔啄,三下五除二就把緊閉的蠔殼撬開,肥嫩的蠔肉才剛“露臉”就被剝了下來……1月25日,“中國蠔鄉‘蠔’情萬丈”第四屆汕尾晨洲蠔文化節啟幕,在汕尾城區晨洲村廣場,來自紅草鎮的各村蠔民歡聚一堂,在開蠔大賽上切磋技藝。

????說起生蠔,晨洲蠔的特點是幾乎沒有腥味。得益于獨特的水生態環境和優良的養殖技術,晨洲蠔“酥甜無粕”不僅成為夜市里的“金牌海味”,更讓晨洲村走出一條生蠔養殖、餐飲和旅游全產業鏈發展之路。
????“優質的生蠔需盡可能接近‘無味’,一旦水質受到污染或生長海域雜質多,就會讓生蠔吸入‘腥雜味’。”晨洲村委會副主任黃信杰介紹,晨洲蠔屬于香港生蠔品種,從幼苗到成體要生長3—5年。養蠔不需投喂飼料,但要養出質量上好的蠔,對水質要求很高。
????大部分生蠔養在海水中,但晨洲蠔的生長地晨洲島被黃江環繞,匯三江淡水,距離入海口有5公里左右的直線距離。這使得晨洲蠔大部分時間都生長于淡水。一方面,上游水流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讓生蠔有充足的養料長肥長大;另一方面,晨洲蠔很難沾染到海水的腥氣,低鹽的環境讓晨洲蠔更鮮甜。在晨洲村污水處理站,記者還看到30多臺智慧蠔場風險監測系統實時監測溶氧、水溫、pH值、鹽度等指標,保障蠔生長區域水質穩定。

生蠔不僅可以制成罐頭、蠔豉、蠣干、蠔油,其肉與殼均還可入藥。“好產品要創造更大的附加值,就必須形成產業化模式。”晨洲村黨支部書記黃智明說。
????近些年,晨洲蠔的深度加工產業逐步發展,晨洲村已成立多家規模較大的蠔產品加工公司,并成立汕尾晨洲蠔業協會。“1個蠔產業生態園+12家蠔業發展有限公司+N名養殖戶”的蠔養殖產業化聯盟,以“公司+基地+股民”產業模式,實行產、供、銷一體化經營,讓生蠔產業鏈條更加完整。每年晨洲村有50%的生蠔被制干后,發往全國甚至海外地區。汕尾作為香港生蠔的一級銷售中轉站和集散地,品質和口碑俱佳。
????在銷售端,晨洲村利用網絡平臺推廣特色美食店,在達成更多訂單的同時,吸引游客前來休閑觀光,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3年,晨洲村蠔產值6.04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萬元。2024年,晨洲村預計實現蠔產值6.31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近200萬元。
????晨洲村利用蠔產業熱度和萬畝蠔田風光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圍繞300多年的老榕樹及周邊環境,打造了集島村歷史根脈、商業休閑、文化集市、創客中心于一體的榕樹記憶廣場,引來了大量游客。如今的晨洲村已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廣東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新的一年,汕尾結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目標,將加快建設已規劃的20片海洋牧場和馬宮等漁港經濟區,著力推動海洋牧場與深水網箱、風電產業和休閑漁業融合發展。一片片新的“海洋牧場”將讓更多人品嘗到鮮甜美味的晨洲蠔,讓蠔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