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漫步于汕尾遼闊的原野上,只見一條條村道寬廣而平坦,宛如綢帶般延展;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排列,精巧別致,房前屋后秩序井然,展現出一種和諧之美。溪流潺潺,兩側綠樹蔥郁,形成一片片濃蔭,為這鄉村景致添上了幾分生動與活力。
????? 汕尾,作為廣東新發展格局重要節點城市,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深挖資源優勢?
激發林業發展活力
????? 提及汕尾市的林業,就不能不提陸河縣,而提及陸河則不能不提茶和沉香。
????? 串聯成片的茶山在綠油油中滋養了一方人,基于茶產業而起的“紅+綠”生態旅游模式,讓茶文化通過“茶游”開始走四方,并啟動了全產業鏈條的齒輪,帶動全縣茶農1000戶,綜合產值達4億元。
????? 利用“政府+企業+農戶”等發展模式,陸河大力發展藥用、香用、文化等全鏈條沉香產業,著力打造“沉香之都”新品牌。
????? 近年來,汕尾市立足資源稟賦,重點培育特色與現代林業產業,推動茶葉、沉香、中藥材、花卉苗木、經濟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如何平衡全市的苗木供需與價格?汕尾交出的答卷是建立“跨區域統籌調撥+五定苗木供應”機制,依托廣東省人民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創設“綠美專區”,搭建苗木交易政府采購服務網上平臺,進而來定大小、定價格、定質量、定服務、定樹種,有效破解苗木生產供應難題,保障綠美建設需求。
????? 培育示范項目,汕尾多途徑給予龍頭企業政策傾斜與幫扶,打造一批優質林業品牌企業。其中,投資超2個億的青梅產業園就是典型代表,輻射5個鎮,打造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加工物流中心、休閑旅游觀光帶等一體化經濟體,帶動多家企業和合作社實現共贏。
以林業為中心
畫好農林文旅融合同心圓
????? 走進海豐縣,在這里你可以駐足覽盡蓮花山水畫廊,在森林氧吧與溫泉里盡情徜徉,去傳統村落里體味客家文化的魅力。
????? 海豐縣只是汕尾農林文旅融合發展的一隅。一個個綠色生態、紅色研學景區景點建立,一批批森林人家、民宿營地與農家樂拔地而起,以林業為基礎,汕尾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不斷引導林業產業多元化發展。
????? 在陸河縣南萬鎮,林中經濟和林下經濟融合發展,采取樹上建設木屋、樹下種植本地中草藥的方式,森林康養產業火出了圈。
????? 在汕尾市城區,長沙村作為首批“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典型村,打造了綠美生態小公園21個,并打造了由武城山、紅樹林濕地、觀鳥臺和親水棧道組成的“小鳥天堂”,與新晉地標“長沙灣海洋主題服務區”深度融合,長沙村實現“網紅變長紅”,日均游客超1萬人。
????? 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通過資源整合、景點開發、公共區域維護和專業的運營管理,汕尾不斷畫好農林文旅融合同心圓。
推動林業革新
打通“兩山”轉化路徑
????? 為使林業獲得長足發展,汕尾不斷進行革新與完善,著重在產權、融資與規模化經營上做足文章。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山要如何分?界址界線、權屬交叉、地類重疊……過去,在林權確權登記方面總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為加快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整合移交,汕尾加快開展林權類不動產存量登記數據整合,納入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管理,有條不紊地推動林權確權。
????? 分好了“地”,怎么最大限度發揮能動性“籌資”,讓“地”成為致富的好幫手,是汕尾在推動林業改革中著重解決的難題。
????? 一方面,加強生態林木、林下經濟、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的金融支持,不斷創新林業融資機制,重點支持林下經濟、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等重大項目,賦能林業富民和生態建設。
????? 另一方面,汕尾著力構建多元投入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海上風電項目市場化競配,把參與綠美建設作為能源企業參加競配重要條件之一,通過創新“發一度電捐一分錢”等機制撬動資金2668萬余元,扭轉財政投入單一被動局面。
????? 與此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制訂《先造林后補助工作試點實施方案》,汕尾還以激勵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造林綠化。
????? 地有了,資金也到位了,汕尾吹響了規模化經營的大發展集結號。拿陸河縣來說,成立“兩山公司”,探索“分散式輸入、規模化整合、專業化經營、持續性變現”模式,每年為村集體實現增收7萬元。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