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舉行的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透露,2024年,新能源產業成為廣東第九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從碧波萬頃的海上風電場到鱗次櫛比的光伏矩陣,從蔚為壯觀的海工基地到駛向深藍的風漁融合網箱平臺,汕尾正以“風光水火核儲氫”多元協同的產業生態,逐步崛起為廣東新能源產業的“主力軍”。預計到2026年,汕尾電力能源和海工裝備制造產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為廣東萬億級產業集群注入澎湃動能。
汕尾海上風電場。
區位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455.2公里蜿蜒海岸線勾勒出汕尾的藍色輪廓,2.93萬平方公里海域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這里年均風速達9.2米/秒,海上風電年利用小時數突破3500小時;年日照時數超2000小時,太陽能資源富集度居全省前列。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更如待掘的寶藏,為新能源開發注入無限可能。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與粵東經濟帶的交匯點,汕尾憑借廣汕高鐵、汕汕高鐵構筑的“1小時經濟圈”,正加速融入大灣區發展脈搏。2024年,第四座500千伏變電站融珠站投運,“三大能源通道”將電力輸送能力提升至3000萬千瓦,為汕尾“做實做強西承東聯橋頭堡、全力打造東海岸重要支點”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廣核“伏羲一號”。
“鏈式思維”融入科創生態
作為廣東省定位的電力能源基地,截至2024年底,汕尾電力裝機總容量達920萬千瓦,新能源占比突破30%。
汕尾后湖、甲子一、甲子二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達140萬千瓦,建成粵東首個百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中廣核內洋一期、二期等大型光伏基地,裝機容量突破50萬千瓦;陸豐核電、陸河抽水蓄能電站、汕尾電廠、甲湖灣電廠等重大電力能源項目轟鳴推進;紅海灣三、四、五、六海上風電和國管海域粵東海上風電基地001試點項目有望在今年開工建設,屆時,全市在建電力能源項目將達到1300萬千瓦,“風光水火核儲”一體化全業態綜合能源體系加速形成。
汕尾海工基地。
“鏈式思維”推動新能源產業升級。隨著明陽智能、中天科技、天順風能等頭部企業扎堆落戶,風機主機、葉片、海底電纜等產業鏈條環環相扣,齒輪箱、發電機等核心配件廠商加速集聚,一個全省產業鏈條最完善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地呼之欲出。2021至2024年,汕尾海工基地年均產值超百億元,帶動就業超萬人。
科技創新是加快能源轉型、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紅海灣實驗室的落成,讓海上風電設計建造技術、多能互補研究有了“最強大腦”。2024年9月,超大型風漁融合網箱平臺——中廣核“伏羲一號”在汕尾市后湖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綠電供能、智能投喂、自動清洗等五大系統,著力打造“海上糧倉+藍色能源”融合發展新樣板。未來,“伏羲一號”不僅將集成網箱養殖、光伏和風力發電等功能,還具備新能源制氫、水下儲能等實驗裝備。
中廣核內洋二期光伏基地。
“紅海灣實驗室將利用‘伏羲一號’重點開展海上風電與海洋生態互作機制研究、漁業養殖可持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等系列科研項目,助力廣東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中廣核(廣東)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潘天國說。
逐“新”攀高向“千億集群”邁進
“到2026年,汕尾市電力能源和海工裝備制造產業總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電力能源總裝機容量超1800萬千瓦,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清潔能源供應中心。”汕尾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方面,汕尾將實施海上風電“領航計劃”,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加快建設省管海域紅海灣場址海上風電項目,率先開發國管海域粵東海上風電基地項目,推動省管海域440萬千瓦項目、國管海域600萬千瓦項目加快上馬建設,打造粵東地區首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構建國內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示范區。
汕尾海上風電場。
另一方面,汕尾將實施海工裝備制造產業“強鏈行動”,圍繞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精準開展招商引資,以陸豐海工裝備制造基地為主平臺,以打造漂浮式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為重要抓手,擇優招引一批海工裝備制造頭部企業落戶汕尾,依托紅海實驗室開展先進技術研發,實施科技賦能推動產業發展,全力構建全省產業鏈條最齊全、技術最先進的海工裝備制造產業示范集群。
南海海纜廠區。
值得一提的是,汕尾還將以豐富的海上風電等綠電資源為抓手,積極推動綠電市場交易,推廣綠電使用范圍,在汕尾高新區和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綠電應用示范工程,構建綠色發電、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的“零碳”示范園區,開展零碳示范小鎮、社區、村莊試點,推進綠色農業、綠色漁業等發展,促進綠電資源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每一度電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基因。
明陽智能生產車間。
“汕尾正加速形成以企業為主導、市場需求為牽引、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不斷拓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華南師范大學材料與新能源學院副院長汝強說。
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汕尾踐行“雙碳”戰略的鏗鏘步伐,是經略海洋、打造“藍色糧倉”的創新實踐,更是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生動詮釋。今日汕尾,海風鼓蕩葉片,陽光躍動光伏,每一度綠電都在為廣東萬億集群注入澎湃動能;明日汕尾,將以更開的姿態,在能源革命浪潮中勇立潮頭,為美麗中國繪就一抹動人的“汕尾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