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集群
近期,新能源產業成為廣東第九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陸豐,全球最大海上風機、全國首個風漁融合網箱平臺、粵東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合力構建起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以藍色動能助推廣東新能源“巨輪”破浪前行。在陸豐蜿蜒的海岸線上,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項目的巨型風機群正重構藍色疆域的經濟圖譜。這個曾創下國內單體容量紀錄的標桿工程,僅用24個月便完成從圖紙設計到全容量并網的壯舉,成為陸豐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的生動注腳。隨著明陽智能、中天科技、天順風能等行業龍頭相繼落子,陸豐全力打造以臨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為核心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基本成型,一條完善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呼之欲出。這片創新熱土接連誕生三項世界級突破:18兆瓦海上風機樹立單機容量新標桿,16兆瓦漂浮式機組解鎖深海開發密碼,128米全球最長葉片重新定義空氣動力學邊界。更具開創性的是“伏羲一號”風漁融合平臺,通過智能電網聯動投喂系統,利用風機基樁固定深海網箱,實現“一度電產一斤魚”的生態循環模式。據統計,2021至2024年,陸豐海上風電產業年均產值超百億元,帶動就業超萬人。從追風者到弄潮兒,陸豐依托191公里的優質海岸線,奮力書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