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望子成龍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而好的學校學位則是家長們眼中的香餑餑。殊不知,騙子就是抓住了家長們的這種心理,謊稱自己“有門路”“有關系”,形成了用錢就能“買學位”的假象,從而實施詐騙。
?
?
案件回顧 1
?
2022年7月5日16時許,海豐公安附城派出所接事主吳先生報警稱:2019年8月初,其小孩已適齡入讀小學,因想入讀心儀的海豐某小學,又恐怕“沒有關系”可能拿不到學位,于是通過多方找尋打探,最后在一名遠房親戚的介紹下,在附城鎮步霞村附近認識了一名叫黃某雙(32歲)的可塘鎮籍男子,雙方認識后,吳先生在黃某雙的一番吹噓忽悠下,很快就覺得終于遇到了“貴人”、“牛人”,隨即便與黃某雙添加了微信,并通過微信給黃某雙轉賬人民幣20000元,委托黃某雙去辦理某小學學位的相關事宜。但到了開學之日,期盼滿滿的吳先生并沒有如愿接到黃某雙帶來的入學通知,事后吳先生曾多次聯系黃某雙質問學位問題卻均無音訊,委托辦理學位的費用20000元也一直沒有退還,最后,吳先生便選擇了報警處理。
經工作,2022年7月20日中午11時許,犯罪嫌疑人黃某雙主動到附城派出所投案自首,并如實供述了其于2019年8月初,在海豐縣附城鎮步霞村附近,以辦理小學生入學為由詐騙吳先生人民幣20000元的犯罪事實。目前,案件正作進一步偵辦中。
?
?
案件回顧 2
?
無獨有偶。2022年6月下旬,受害人陳先生為辦理其兒子入讀海豐某小學事宜時,因戶籍及現住址問題怕拿不到學位,于是通過打探,找到了一名自稱“內部有關系”的社會人員李某林(男,29歲,海豐縣平東鎮人),雙方經過一番“深入探討”和“商議”,陳先生覺得李某林確實“有料”,于是就按李某林的要求提供了相關資料,并答應按要求向其轉賬人民幣10000元,委托其辦理某小學的入學事宜。7月初,李某林在接到陳先生的轉賬后,通過手機“粵省事”給陳先生填寫提交了陳先生兒子的入學申請,7月中旬,陳先生在接到兒子的入學申請被該小學駁回的通知后,便找李某林質問原由,李某林則以某些資料不符合要求為借口,要求陳先生自行提供一份該小學附近套房的草契手續,并要求陳先生再付給辦理費人民幣3000元,但在接到3000元辦理費后,李某林并沒有給陳先生的兒子辦理相關入學手續。
2022年7月23日晚上,海豐縣紀委監委向海豐縣公安局轉來關于李某林涉嫌詐騙的線索,并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林轉交給海豐縣公安局。目前,案件正作進一步偵辦中。
?
?
海豐公安在此提醒廣大家長:
目前正值招生季,不少家長都希望能為孩子找到一所好學校,家長們應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通過正當途徑為孩子辦理入學,切勿輕信“有門路”“有關系”“買學位”等說辭,以防上當受騙。否則,不僅會損失錢財,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入學。
?
來源:平安海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