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是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治理水平。近年來,汕尾不斷加大對交通事業的投入,持續開展城市交通綜合治理,著力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全力打響綜合交通大會戰,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不斷改善,市民文明出行漸成習慣。
多年來,汕尾交通建設不斷交出亮眼“成績單”。對外廈深鐵路、深汕城際捷運全線通車,廣汕鐵路、汕汕鐵路、興汕高速建設加快推進;對內紅海西路建成通車,汕尾大道、海濱大道、二馬路、三馬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全面升級改造,完成“四好農村路”541公里,市建成區面積從21.6平方公里擴展至36.6平方公里,擴大69.3%。
高速公路沿線的環境也處處體現著汕尾的文明水平。今年來,我市多維度分解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服務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轄區多處干線公路綠化帶整治,做好路基、路面、橋梁等保潔工作,修復影響行車安全的坑洼路面1391平方米,修復和更換交通安全設施131處,加大對整治高速公路收費廣場、升級改造服務區、“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方面投入力度。
為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我市大力開展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突出重點,嚴厲打擊各類“涉摩”“涉電”交通違法行為,整治“兩客一危一校”車輛和泥頭車等重型貨車違規亂象。同時,不斷開展出租車文明服務提升行動,統一出租汽車廣告標識,規范經營行為,倡導出租車駕駛員文明服務。
?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滿意才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價值準繩。
圍繞建設全省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地區之一的目標,我市以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行動為契機,以平安汕尾建設為抓手,依托推廣應用汕尾“民情地圖”,全力推動政府職能數字化轉型,強化基層矛盾風險隱患排查化解能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重構重塑,社會治安環境不斷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我市堅決以“鐵腕”嚴打整治各類突出違法犯罪,深入開展禁毒工作,推進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強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整治各類校園安全風險隱患,全力確保我市社會治安大局平安穩定。2020年,全市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及響槍、涉暴案件“零發生”;實現一村(社區)一(輔)警全覆蓋,在全國首創“鎮級消防所”模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市建立“大數據+網格化+主動監測+群眾路線”四輪驅動排查管控體系,在全省較早實現病例清零。
在大力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方面,我市建立“路長制”“巷長制”“樓長制”等網格化管理機制。1.78萬余名網格員下沉到全市4245個各級網格中,發揮職能優勢,及時協調解決網格轄區內存在的問題,提高居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常態化進區入戶相結合,把規定動作與真心真情服務相結合,實現事情在網格內處理、問題在網格內解決、工作在網格內達標。
?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汕尾人民的共同心愿與夢想,是汕尾人民砥礪前行的思想共識與不竭動力。自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全民參與創文的熱情持續高漲,社會各方力量匯聚一起,構建起“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繪就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增強城市治理“向心力”。
通過全方位、高密度、不間斷的持續宣傳發動,全市上下營造起濃厚的創文氛圍,使這項民生工作家喻戶曉、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社會各方凝心聚力,“擼起袖子加油干,爭做文明汕尾人”。
一名志愿者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創文宣傳片時寫道:“大家攜手共建善美之城,創建文明城市,有我的一份力量!”“汕尾處處有雷鋒”“小手拉大手”等主題實踐活動常態長效開展,志愿服務成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人人可為的活動載體。今年以來,全市志愿者積極投身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成立志愿服務隊伍近2000支,招募志愿者約31萬人,推出志愿服務項目205項,開展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活動超過2.5萬場、惠及群眾超過90萬人,文明新風吹拂海陸豐大地。
我市堅持以文化人,打造“善文化”內核和標識。充分發揮革命老區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講好講活紅色故事,積極開展道德模范、“善美好人”等典型選樹宣傳活動,注重發揮示范引領、道德激勵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基因融入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與此同時,我市堅持開門搞創建,發動人民管好城市。通過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投訴渠道,引導群眾提升主人翁意識;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突出抓好誠信建設,使創建提升工作獲得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漫步在汕尾的街頭,隨處可見環衛工人、“文明勸導員”、創文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用負責的態度、勤勉的付出和真摯的笑容,讓更多市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文明城市創建永遠在路上。汕尾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創建為了人民、創建依靠人民、創建成果由人民共享”作為永恒追求,扎實推進創文工作,不松氣不歇腳,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記者 鐘佳韋
來源:汕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