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22 年10 月25 日,赤山約農會成立。同年11 月18 日,彭湃在給他的同學李春濤的信中寫道:“湃的生活,終是苦罷了!”“湃的生活路,通通為湃自己塞盡了 ”。“但是可以慰藉湃的,還是赤山的農民”。
? ? ? ?自幼錦衣玉食的彭湃此時生活為何面臨窘迫?這與赤山農民有什么關系?我們且先從彭湃在龍舌埔燒田契的事情說起。
? ? ? ?海城龍舌埔位于龍津溪畔,緊鄰彭湃祖宅和赤山約農會會址靈雨庵。1922 年11 月初的一天,彭湃在這里請人搭臺唱戲。剛剛成立的赤山約農會會員及四鄉八里的鄉親們都聞訊前來。
? ? ? ?戲末開場,彭湃就搬來大梱田契,當眾宣讀契證內容及佃戶姓名,然后將其燒毀。彭湃此舉,眾皆驚詫,臺上臺下頓時寂靜無嘩。原來在此之前,彭湃已將部分田契分別送到佃戶家里。佃戶們不相信有這等好事,生怕日后惹來事端,紛紛連夜將契證送還彭家。如今彭湃自己燒毀田契,大家感覺實在不可思議。過了片刻才恍然明白,彭湃這是將自家田地無償贈給佃戶。于是全場驟然沸騰,歡聲雷動。
? ? ? ?佃農租耕地主土地,按例每年須交納五成稻谷作為地租。如此終年辛苦,難得溫飽。一遇災年,只能舉家逃荒。從彭家獲得土地的佃農,知道往后不用納租,再無顛沛流離之苦,心情自然喜悅萬分。赤山約九成農民都是佃農,其中不乏彭家佃戶。此刻他們喜極而泣,感激之情尤如江海潮漲。看著張張田契付之一炬,看著火光前彭湃那張被烈日曬黑了的臉龐,不禁百感交集,想起彭湃到赤山后發生的點點滴滴。
? ? ? ?1922年6 月下旬,彭湃來到赤山約,發動農民組織農會鬧農運。赤山約幾個月來的變化,讓士紳財主們目瞪口呆。赤山農民對封建勢力的抗爭,顛覆了人們的傳統思維。
? ? ? ?過去地主強行加租不成,往往收回佃戶田地,改租他人續耕。可如今地主一旦收回土地,農會便出面干預,“同盟非耕”,沒有其他農民續租。地主無法另行尋租,再不能任意加租吊田;
? ? ? ?農會為農民調解訴訟糾紛,介入鄉村政治。被調解雙方燃放鞭炮一掛,為農會揚威,無需交納費用。一時間赤山的約正門可羅雀,區警察及司法衙門生意冷淡。昔日訴諸官府,“贏了官司輸了錢”,以至破家蕩產。如今再免遭惡紳的欺凌盤剝;
? ? ? ?赤山農民過去駛船到縣城缷貨裝糞肥,船靠岸邊須向土覇交費,否則繳去船槳,罰款數倍。農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向往來赤山地界的豪紳車船收取過路費,逼使城里惡霸取消龍津溪邊無理的碼頭收費;
? ? ? ?彭湃在赤山約開辦了農民教育學校。學費以學生家長替學校幫耕租地的方式交付,教材按農民的實用知識開設;
? ? ? ?彭湃開設了農民門診,會員看病不收診金,藥費僅收一半;
? ? ? ?赤山約境內沒有一座山叫赤山。為何叫“赤山”?因這里的山頭過去寸草不生,農民赤貧困苦。彭湃率領赤山農民做了這么多他們歷代從未見過,也不敢奢望的大事,走上一條改變命運的革命道路。從此,這個位于縣城東郊的窮鄉僻壤成為醒目的地標,進入世人的視野。“赤山”兩字也有了新的涵義。
? ? ? ?但是,此時赤山約仍有不少農民對參加農會心存疑慮。雖然他們目睹彭湃數月來早出晚歸,為農會嘔心瀝血,可他們仍然不敢相信出身大地主的彭家少爺真能長久為窮人謀取利益。所以報名入會的人數并不多。成立赤山約農會時,報名入會者只有五百多人。成立約農會初期,每天報名參加的亦只十人左右。
? ? ? ?彭湃在他的《海豐農民運動》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1922 年7 月下旬的一天,彭湃正在靈雨庵前的榕樹下,發動農民團結起來鬧減租,突然有位40 多歲的農民對彭湃厲聲質疑:“車大炮!說減租!請你們名合不要來迫我們舊租,我才相信你是真的(名合是彭湃家里一個店號)。”三個多月后,彭湃在龍舌埔用一把火回答了這位質疑的農民。不知道那天這位農民有沒有到場,但持有此類想法的,一定大有人在。燒契發出的光線雖然微弱,卻穿透人心。
? ? ? ?赤山約農民沒有辜負彭湃。次日起赤山農民每天都有上百至幾百人參加農會。并主動到外鄉動員親戚友人組織農會。不多時日,至1922 年11 月底,赤山約與守望約農會的會員就達到3500 多人。正如彭湃這封給李春濤的信中所說,“他們(農民)實在不乏聰明的人。他們對于農會的組織,都具有很熱烈的情感。他們現已漸有了階級的覺悟。他們現已漸能鞏固自階級的營壘。他們還能向別約宣傳,教導別約快起。”此時附城十二個約的農民都行動起來了,爭先成立農會。
? ? ? ?又一個月后,即1923 年元月一日成立海豐縣總農會時,會員達到16590 人,其中赤山約農會會員最多,計3600多人。進入同年3 月,總農會在龍舌埔召集六千多農民到縣衙門請愿示威,沖入法院解救被惡霸誣告入獄的六位農民。赤山約農會是這場斗爭的主力軍,對取得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海豐農民運動就此聲勢遠播粵東,影響巨大。彭湃不忘赤山人民的貢獻,他在《海豐農民運動》中用大量的篇幅講述了赤山約農民的故事。彭湃是赤山人民的驕傲,當年他來赤山時僅26 歲,留日歸國的學生;半年后離開,他是農民運動大王。
? ? ? ?歷史告訴我們,1922 年11 月至12 月底,海豐縣貧苦農民參加農會的積極性高漲,海陸豐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與彭湃在同年11 月燒毀田契有著直接的關系。彭湃用燒毀自家田契的行動向世人表達了他與封建地主階級徹底決裂的決心,從而獲得了廣大勞苦大眾的真心擁護。他在龍舌埔燒毀田契的壯舉感天動地,如浩蕩東風將赤山約農運的星星之火迅速蔓延,終成燎原之勢。于是,赤山約成為海陸豐農民運動的發源地。
?
作者: 黃振雄
2021年11 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