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贈? 2022年5月2日
? ? ? 振興鄉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為應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局勢提供切實保障,這是誰都能夸夸其談的大道理。但如何實現振興鄉村的具體措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說法與做法各有千秋,有的甚至離經叛逆道,不顧客觀一刀切,咬盡腦汁創作新口號,形式主義一大套,令人索然或反感。必須清醒看到,目前,振興鄉村處于進退兩難。
? ? ? ?一、鄉村頹廢,人氣蕭條,誰來振興鄉村?
? ? ? 近幾十年來,約2/3的鄉村人口流入城鎮中心區(以官方公告數據為準)。“無工不富”、“ 無商不富”的人生觀和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的強勁勢頭,徹底粉碎了耕田“終身制”和“世襲制”的枷鎖。進城尋夢的農戶,“出家容易歸家難”。日趨頹廢,人氣不斷蕭條最終可能蕩然無存的鄉村,靠誰來振興?又該如何振興?
? ? ? ?二、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心中無數,如何帶村民振興家園?
? ? ? ?村委會的前身稱:大隊。大隊曾經被譽為一級政權,大隊干部在生產隊記工分,常年累月戰天斗地,對鄉里的建設了然于胸。目前的村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兩委”成員工資財政撥款,一年四季都在辦公室上班。踏進辦公室,政治口號、服務規則等宣傳內容花紅柳綠,琳瑯滿目,唯獨鄉村發展藍圖缺失。
? ? ? ?村民小組是原生產隊的華麗變身。生產隊曾經是村民生活的靠山,生產隊長是鄉里生產和分配的大管家,對鄉里建設了如指掌。集體土地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農戶的生產自主,村民小組與農戶的生產和分配脫鉤,村民小組長對鄉里整體發展毫無頭緒。再遇村官不淑,村民小組如何帶領農戶發展鄉村,失去了曾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 ? ? ?村委會和村民小組胸中無藍圖,肩上乏擔當,誰來帶來村民振興家園?又用什么措施和辦法來振興家園?
? ? ? ?三、口號多于方案,應景多于實際。凡例太多,僅舉些許。
? ? ? ?1、什么是鄉村振興?概念和目標模糊不清。縣、鎮二級政府,以及村委會,振興鄉村的口號聲一年高于一年。好象都拿不出一年要優化多少個鄉村的村容村貌,開荒復耕多少畝土地,增產多少斤糧食,裁種多少畝林木,綠化多少座荒山,治理了多少條溪河、溝渠,發展多少類農業開發項目等具體目標和具體實施方案。
? ? ? ?2、近數年來,在民間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鄉村的路道硬化,村容村貌大改觀眾目所視。但無法吸引村民回歸也是眾所周知。特別是不少重點鄉村由政府出錢涂脂抹粉,村容村貎煥然一新作示范。但絕大多數鄉村無此幸運,無法效仿。對于門鎖厝空,巷道無聲的狀況,官民心照不宣。如此振興鄉村,能發揮什么作用,只有天知。民眾一針見血指出:錦被蓋雞籠。記得有次挑選省際典型,最終在某特級網紅村選個“廁所革命”,紅紅火火上廣州。
? ? ? ?3、有的地方規定鄉里故土連同厝地祖業收歸集體,將進城尋夢農戶思鄉的紐帶斷裂,只存下傳統大年大節公廳“祖祠”拜祭祖宗的鄉愁藕斷絲連。村民有意回鄉之心日漸趨冷。
? ? ? ?4、時下,鄉村搞“復耕”一刀切,對鄉村振興有百害而無一利。
? ? ? ?其一、所謂“復耕”,應該是指荒地“復耕”,絕不是已種植農作物的耕地“復耕”。農戶對責任田的耕種有自主權,無論是種糧食還是經濟作物,都屬于耕種的范疇。法律也沒有規定責任田一定要種主糧。將已種植經濟作物的耕地劃為“復耕”對象,甚至強行毀掉經濟作物,一定要種植糧食作物,是毀耕而非復耕。
? ? ? ?在水泥路面填土種蕃薯,其實是惡作劇,亂作為。將荒地“復耕”當兒戲。
? ? ? ?其二,所謂“復耕”,應該是指非農生產用地“復耕”。在旱園、坡地、低洼田種植水稻得不償失,旱園、坡地改為造林種果、養雞、養豬場,低洼田挖池養殖場,都屬于農業生產范疇,並沒有改變農耕用途。如果要毀場種糧,是對農業生產知識的無知。
? ? ? ?其三,所謂“復耕”,不能籠統泛指凡屬以前的耕地,都應進行“復耕”。否則,商住樓盤,政府大院,街道公園等非農用地又該如何自處?有人會說,這是經批準的合法用地。政府行為,政府批準,法律賦以的權利,當然無可厚非。農戶在責任田自主經營農業項目,與法律並無抵觸,又何必橫加指斥!請別忘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