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汕尾市衛生健康局獲悉,隨著汕尾市第5家鎮級核酸檢測機構——海豐縣公平鎮衛生院PCR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全市核酸檢測能力進一步提升至每日11.62萬單管。
近年來,汕尾市嚴格按照國家、省關于24小時完成區域核酸檢測的工作部署,全力推進核酸檢測能力提升工作,加快落實各縣(市、區)核酸檢測資源合理化配置,確保高效、有序、快速完成區域核酸篩查任務。
今年3月,公平鎮中心衛生院開始籌備建設PCR實驗室,經省、市兩級驗收,于6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具備每日2000單管的檢測能力,成為汕尾市第5家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鎮級衛生院、汕尾市第20家核酸檢測機構。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對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汕尾市衛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片區自采自檢,有利于開展便民核酸篩查,大大提高核酸檢測的及時率,為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疫情防控要求筑牢基礎。目前,全市共有5家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鎮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別是海豐縣梅隴鎮中心衛生院、可塘鎮中心衛生院、公平鎮中心衛生院,以及陸豐市甲子人民醫院、碣石人民醫院,具備臨床基因擴增技術操作證書的檢測人員54名,單日單管檢測能力為1.5萬管。
據了解,2021年汕尾市核酸檢測能力為每日7.92萬單管,通過核酸檢測資源劃分區配置、配置移動核酸檢測車、建設省級公共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方式,汕尾加快統籌推進各縣(市、區)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目前全市核酸檢測能力為每日11.62萬單管。
來源 |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