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為師矣
目前我是一名教齡只有3年的汕尾市普通教師,沒有華麗的語言,更多的是樸素情感的表達。
一直在探尋一個問題why I am a teacher?為了生計、還是為了當老師好的社會輿論還是為了中國而教的信念。
尋找答案,我用了三年的時間。
2015年的夏天,我在我父母認為女孩子當老師好的推動下我參加了汕尾市的招聘,最后收到了面試成功的通知,摸著干部介紹信5個字,我的內心喜憂參半,我上岸了,我擺脫了畢業生失業的圈子,仿佛登上了一個無限可能的平臺,卻又只有一條路可走,當教師。我真的愿意當老師嗎?帶著這個疑問,10月份我到學校報到,擔任初一某班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那時候已開學一個月,到校得知接手的班級剛發生過四人打架事件,班級學生無比調皮,我惶恐!半學期過去,處理大大小小打架事件不計其數,其中嚴重的是鬧到教導處,在問題學生家長不理解下,我沖動地想辭去班主任的工作,調離該班教學,當我懷疑我自己的時候,我看到震撼的一面,班上同學集體到校長室為我伸冤,不要我離開!我震驚我的孩子有勇氣表達自己觀點,他們才初一的學生呀!當我準備棄教從公,拿起考公務員的書時,有個學生家長告訴我:老師,因為你的到來,我的孩子告訴我他要好好讀書。一席話一舉動讓我振奮極了,要知道,他的孩子最初是一個喜歡搞小動作欺負同學還不喜歡上課的孩子啊。他讓我明白,學為人師的意義在于教化從容,行為世范的境界是能砥礪無窮。作為別人命運的燈塔,吾又何其幸也。我放下了公務員的書,默默找回當教師的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話說:“對孩子的熱愛與關懷,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與孩子們的接觸中,我都堅持每天用自己的方式去關心每個孩子:給學生一句關切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個撫摸的動作;一個暗示的手勢……讓孩子從這些無處不在的小細節中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愛。那年他們初一,我利用課下陪著他們玩撕名牌,陪著他們過六一,一起唱《奇跡再現》,一起玩幼稚的游戲,久而久之無形之中就在搭建我與他們的感情,到了今年初三,堅持早上陪著他們體訓,體考終點等待,陪他們中考,如今他們畢業了,畢業典禮那天哭的稀里嘩啦,學生用QQ發了一段一段很長很長的話給我,特別是那句“遇到您是我們的幸運,您是一名好老師”,句句用情至深!我無比感動,心生豪情,或許這就是用行動在回答當初那個問題“我愿意當老師嗎?”
至今一直不愿卸下班主任這個擔子,我喜歡跟學生呆一起!在此后一次次實踐中堅定了為中國而教的信念,卻也一次次地問自己:何以為師?鄧亞萍說:信念。所以她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披荊斬棘,不畏艱難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魯迅說:情操。所以他愿意棄醫從文,是為實現心中的那份情。白壽彝先生說:學識。所以他90高齡仍然筆耕不輟,鑄成《中國通史》。他們是轟動全國的榜樣,足以作為我教師生涯學習的榜樣。
可我想要做一名師匠而不是教師!當教師是一份職業,而成為師匠是一種追求,一種在任何領域都既腳踏實地又敢為人先的追求。想到這里,我不禁心生豪情,因為在我工作三年以來用我的行動在實踐我的追求。回望做課件、備課的日日夜夜,回憶聽課做科研的點點滴滴,所有的一切都讓我有了兼濟天下的氣魄,而非為一蔬一飯茍且。所有的努力,也都是為了讓我能夠自信地回一句:足以為師矣!
泰戈爾在詩中寫道:“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它總是謙遜地低垂著它的綠蔭。”帶著對葉的事業執著地追求和向往,為了學生能共同進步,為了學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時間與精力!但為了我綠葉的事業,也為了我心中的那份追求,我甘愿在人生的道路上艱苦跋涉,去拼搏,去奉獻。不斷地以“四有”教師標準要求自己,做汕尾市人民喜歡的教師,為了汕尾市教育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