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育才情不移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時光荏苒,轉眼之間,踏入教壇已十幾年了,多年來的為人師表,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始終秉持這樣的“三心”—“愛心、細心、耐心”。當我畢業時就來到了海豐北部的一個偏遠山區任教,一直扎根山區十幾年。隨著時光的逝去,許多事都已隨著時日的流逝而漸漸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樹根一樣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雖不曾驚天動地,但仍歷歷在目,感悟至深。
記得剛到黃羌中心小學任教那年,班級有個叫林佳益的學生,他性格活潑,還帶著點淘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其他老師對他都不看好。開學都一周了,還沒交過作業,我想,把他到辦公室來教育一下就沒事了。兩天過去了,沒管用。這可怎么辦?就用了原來百試百靈的辦法—請家長。在家長的配合之下,共同教育了一番,沒想到,當著家長的面佳益答應的好好的,幾天下來,他根本沒付諸于行動。這下可愁了,批評教育不聽,請家長又不管用,怎么辦呢?沒辦法,就去班主任那里討招,可他們的回答,更讓人對佳益束手無策。雖然沒有辦法,可也不能對他置之不理,這時,我知道要提高他的成績,首要的是解決他的思想問題,改變他的壞習慣。但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習慣豈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于是,我耐下性子多次找他談話,只要他犯了錯誤,我就找他談。次數多了,他也被我的誠心所感動,努力嘗試改變壞習慣。我和他定下規矩,只要做到上課舉手幾次,我就獎他一支小紅旗,聽寫別人要一百分才能獎,他只要寫對一半就能貼一支小紅旗。他對這個獎勵很積極的,后來,他基本能做到和老師積極配合上好課了。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到了六年級,佳益從一個很差的學生變成了個優秀的學生,讓我在教學中找到了一絲地成就感。
去年,在班上有這么一位學生叫鐘石運,父母都已年老。家里生活艱苦,自己又經常被同學欺負。生活在這種境況的他,沒有童年的歡樂,總是沉默寡言。和別人說話也總是戰戰兢兢,使人看了痛在心里疼在心上。對他這樣的學生我總是給以更多的關心,及時了解他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多次找欺負他的學生談話,積極表揚幫助他的學生。學生的心靈畢竟是天真純潔,漸漸欺負他的少了,幫助他的多了,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溫暖。在給老師的評價表中鐘石運同學總是寫這樣平常而發自內心的一句話:“老師,你就像我的媽媽,我會用努力學習報答您的!”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作為老師,要有愛心,應該努力的去雕琢,使它永久的煥發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廢。孩子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有的一點就通,有的死鉆牛角尖,那時,教師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幫助他們,忌怒忌燥,否則將會事與愿違。俗語說:“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學生的轉化也是如此,而此時的教師就必須有“滴水穿石”的耐心、恒心了。三尺講臺,道不盡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寫不完人生風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猶在耳。十多年的工作實踐,我深感工作責任重大。孩子是未來,孩子是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愛心來對待孩子;用耐心來打動孩子;用恒心去幫助孩子。那么,我們就可以把那些小事干得有滋有味、快快樂樂,也定能在平凡瑣碎中體味到特有的快樂和幸福!矢志育才樂奉獻,青春不悔志不移!這就是我的座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