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消息,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美媒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了這種新變種,高于前一個星期的20%。在東北地區,約75%的確診病例感染了XBB.1.5。
科學家們表示,由于具有極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已經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為美國的頭號流行毒株。
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數據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其在美國已蔓延至43個州。 感染XBB亞型毒株的癥狀包括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勞和發燒等。
?
而有網友稱 “XBB毒株在國外大殺四方,這種毒株主攻心腦和胃腸。” 那該網友所言是真的嗎?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 XBB仍屬于奧密克戎的亞分支,是BA.2下面的變異株的重組變異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強 ,在國外一些地區流行導致感染人數增加,但國外數據顯示, 其致病力和之前毒株沒有區別。 ”
美國CDC官員、波士頓大學Dr. Barbara Mahon指出,并沒有太多證據表明,XBB.1.5比過去的毒株更危險; 也沒有證據表明,XBB.1.5會引發更嚴重的腹瀉 ,不過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本就是新冠的癥狀之一 。
2022年12月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 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 ,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暴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份的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 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
許文波表示, 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 ,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近日,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數據倡議(GISAID)數據庫新增369條中國本土新冠病毒測序結果,上傳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瑞金醫院”)陳賽娟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公衛中心”)范小紅領銜的聯合科研攻關團隊。
這些樣本來自上海地區新冠患者,隨機采集于今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經基因測序確認30個已知奧密克戎亞型毒株,尚未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除了 “南方株”BA.5.2和“北方株”BF.7相會于上海,在歐美廣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過1/3 ——這些病例絕大多數為境外輸入病例,處于閉環單獨管理中,因此并未造成BQ.1家族和XBB家族的本土大規模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此次監測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樣都是境外輸入病例,未造成本土傳播。研究人員表示, 境外輸入患者中的毒株較為復雜,多為在我國境內首次檢測到。 當前測序結果表明,針對境外輸入新型病毒株較多,仍需要常規開展病毒株檢測為后續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 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 因此,造成的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如果遇到這幾種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決于兩方面 :
一方面是 再次遇到的毒株與BA.5和BF.7有多少重疊 ,如果病毒一直變異,交叉保護作用降低了則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則是看人 自身抗體水平 。
針對再感染問題,深圳三院院長盧洪洲表示,以色列的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隨著新毒株的流行而走高。近幾周來,在BQ.1.1和XBB變異株的大流行下,新冠再感染率從20%上升到35%,且仍在增長;在BA.1和BA.5變異株流行時期,再感染率高峰分別為15%和20%。
這意味著, 群體免疫對于預防BQ.1和XBB新突變株感染的作用較弱 ,新突變株會逃逸之前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盡管感染新冠后短時間內比如三到四個月內不會感染,但不可否認的是, 新毒株流行或縮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 。因此,在歐美國家, 一些免疫力較差的人可能一年內感染多次。 ”
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盧洪洲表示, 疫苗接種仍是重要手段。 雖然疫苗接種建立的免疫屏障雖然不能有效預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 對于預防重癥和死亡仍有不錯的保護作用。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蒙脫石散是治療腹瀉的藥物,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確實有嘔吐和腹瀉的癥狀, 通常1~3天可以自行緩解 ,也 沒有發現XBB.1.5更容易侵犯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 ,治療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可以適當準備,但沒必要大量囤積。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永和表示, 蒙脫石散是一種粉末狀的藥物,兌水口服后,可以覆蓋在消化道粘膜上,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對于病毒引起的的胃腸炎、腹瀉,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兒童、孕婦都可以安全使用。
但必須注意, 如果只是單純的大便次數變多,則不一定要使用,若隨意使用,還有可能會引起便秘。
?
如果腹瀉過于嚴重,已經出現 全身無力、虛脫 等癥狀,那可能已經出現 電解質紊亂 ,單純服用蒙脫石散,效果也不理想, 必須及時就醫 。
諾氟沙星,是廣譜抗生素的一種,人們服用后可阻礙人體消化道內致病菌DNA旋轉酶的作用,阻礙細菌DNA的復制,從而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常用于細菌引起的腹瀉,如腸炎、痢疾類病癥, 對病毒引起的腹瀉是無效的。
因為在急性腹瀉中,多因病毒感染所導致,所以 在出現腹瀉癥狀時,一定要查明病因再服用相應的藥物,切勿亂服此藥。
需要注意的是, 諾氟沙星可阻礙骨骼的成長與發育,所以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諾氟沙星。
?
?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健康時報、央廣網、澎湃新聞、未來網、中山六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