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兩當兵變的硝煙,把守陜甘邊區(qū)的南大門,這一切都出自一位“娃娃主席”之手,在他78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將“戰(zhàn)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
“他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他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爐火純青”
“你比諸葛亮還厲害”
毛澤東親筆為習仲勛書寫“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題詞,予以表彰,足見器重有加。
這些都是毛主席稱贊他的話語,這位傳奇人物便是一生為民,一生為黨的群眾領袖習仲
勛同志。
習仲勛(1913.10.15-2002.5.24)祖籍河南省鄧州市,生于陜西省富平縣,中國共產黨的
優(yōu)秀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
導人,陜甘邊區(qū)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
建國以來長期主持西北黨、政、軍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負責
國務院常務工作。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
員、書記處書記,第五、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參加革命
1913年10月15日,習仲勛出生于陜西富平縣淡村鎮(zhèn)中合村。
習仲勛故居(位于陜西富平縣淡村鎮(zhèn))
1926年,習仲勛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富平縣立誠中學官費生資格。“莫做白面書生束在高
閣上”,這時大革命席卷全國,北伐軍一路高歌挺進的歲月,習仲勛在立誠中學加入了
共青團,與進步青年一起參與抗糧、抗捐斗爭,也就此拉開了富平農民運動的序幕。
立誠中學藏書樓
1928年4月,在陜西省立第三師范求學的習仲勛,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嚴峻考驗,因從事革
命活動,他和9名進步青年被逮捕入獄,但他并沒有放棄革命活動,很快他正式轉為共產黨
員,這一年他還不滿15歲
陜西省立第三師范舊址
革命運動
兩當兵變
1930年初,中共陜西省委派習仲勛到西北軍蘇雨生部進行兵運工作,習仲勛開始了他在陜
甘地區(qū)革命斗爭的生涯,他在各連隊發(fā)展黨員,為發(fā)動兩當兵變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習
仲勛與劉林圃等人利用西北軍與川軍在兩當縣換防的時機,抓緊時間發(fā)動兵變。
兩當兵變(左一為習仲勛)
他們一路向北行軍,但終因寡不敵眾,部隊在陜西永壽縣被打散了。兩當兵變雖然悲壯的
失敗了,但是它對習仲勛后來的革命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習仲勛世界觀、人生觀、價
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兩年多的兵運工作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鍛煉了他的軍事斗
爭才能,也顯露了他卓越的組織才華。
兩當兵變舊址
陳家坡會議
1933年6月,執(zhí)行左傾機會主義錯誤路線的紅二十六軍政委杜衡,不顧劉志丹等人的反
對,強行命令紅二十六軍第二團離開照金革命根據地,南下渭華創(chuàng)建新蘇區(qū)失利,幾乎
全軍覆沒,7月,杜衡在西安被捕叛變,陜甘邊根據地遭到空前危機。遂在陳家坡召開緊
急會議。
(前排右一為習仲勛)
會議由陜甘邊特委書記秦武山和陜甘邊軍委書記習仲勛主持。會議確立了紅四團,抗日義
勇軍和耀縣游擊隊的統一領導權。革命歷史的發(fā)展證明了陳家坡會議的重要作用,也奠定
了陳家坡會議在西北革命歷史上的地位。
習仲勛對此感到十分欣慰:“實踐證明,陳家坡會議的決定是正確的,它對加強黨對紅軍
和游擊隊的統一領導,鞏固和擴大陜甘邊根據地具有重要的意義。”
農民運動
由于革命斗爭敵眾我寡,照金蘇區(qū)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習仲勛在轉移途中遭到圍捕負傷。
傷愈歸隊的習仲勛馬上承擔起創(chuàng)建南梁蘇區(qū)的艱苦工作。通過打土豪,開倉放糧,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