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通訊員??鐘訓成?周貴毓)城區加強領導,強化舉措,快速推進市中心醫院項目征地補償工作。截至4月19日止,全面完成遷墳1356穴,遷走“金斗”2066個;完成地上附著物補償59戶共259畝,完成地表清理256畝。
汕尾市中心醫院項目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化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全面對口幫扶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之一,是汕尾人民一件民生福祉大好事,對提高我市醫療服務水平意義重大。該項目由深圳出資16億元對口援建的一所現代化三甲綜合醫院,選址在汕尾火車站片區中央商務區汕可路西側、站前橫路以南,計劃征地面積約330畝。
該項目自3月1日全面啟動征地補償工作以來,汕尾城區與市直有關部門齊心協力,鉚足干勁,強勢推進。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李慶新迅速主持召開市、區有關部門協調會,對墳墓遷移安置、留成地確權、征地補償、土地平整等進行全面研究部署,明確有關部門的職責和項目征地任務完成的具體時間。并落實相應舉措,制定了《汕尾市城區東涌片區征地補償工作方案》和《深汕中心醫院征地補償工作方案》,明確征地補償標準等。該區專門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的汕尾市中心醫院征地補償指揮部,下設資料組、法制組、督查組、征地補償拆遷組、群眾思想工作組。從區直有關單位、東涌鎮政府、品清村委抽調精干人員組成征地補償拆遷組的11個工作小組,迅速進村入戶開展有關工作。并將征地范圍內調查登記的1356穴墳墓及“金斗”遷移任務,全部分解到11個工作小組、具體落實到人。該區分管領導則提前協調好將墳墓集體遷移安置到赤坑福安公墓山,并由東涌鎮政府組織村民代表、村理事會代表進山實地考察,敲定相關事宜,加快遷墳速度。
該區切實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掛橫幅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和公示咨詢、群眾工作組進村入戶與群眾面對面做思想工作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講清征地補償的有關標準、獎勵措施等,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有力推動項目征地順利進行。該區還采取獎罰并舉的措施,鼓勵群眾主動配合征地工作,加快遷墳和征地補償工作進度。區政府結合實際,制訂了相應的激勵政策措施,規定在3月25日前完成墳墓遷移的遷墳戶,每穴給予1000元獎勵;在4月10日前完成墳墓遷移的,每穴給予500元獎勵。同時要求區直單位和鎮、村干部發揮表率作用,自己帶頭并動員親戚主動遷墳。對區直單位,鎮、村干部親戚沒有按時遷墳的,工作小組未能按時完成墳墓遷移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工作任務的,按情況進行相應責任追究。